当前位置: 首页 » 基础知识 » 正文

玉米知识文库

  作者: 来源: 日期:2004-09-30  

一. 玉米的基本知识 
  


  玉米是我国第二大粮食品种,种植面积平均在2500万公顷左右,年产量则达到1.2亿吨,播种面积和产量都处于世界第二位。我国玉米的分布较广,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都有种植,主产区是东北和华北玉米主产区以及西北的一部分地区。专家预计,我国玉米总生产量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保持相对稳定。

  我国不仅是世界玉米的主要生产国,也是玉米的主要消费国,总消费水平在1.2亿吨左右,约占世界玉米消费总量的19%。玉米的下游产业链长,涉及种植、养殖、食品、化工、医药等诸多行业。从消费结构上看,我国食用、饲用玉米总量稳定增长,但相对比例逐年下降,而工业用玉米的绝对量和相对比例都大幅上调,代表了未来玉米消费的主要趋势。

  由于玉米子粒和植株在组成成分方面具有许多独特之处,使得玉米具有了广泛的利用价值。世界玉米总产量中直接用作食粮的只占三分之一,大部分用于饲料、工业加工等方面:

  1、直接食用。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食粮之一,现今全世界约有三分之一人口以玉米作为主要食粮,其中亚洲人的食物组成中玉米占50%,多者达90%以上,非洲占25%,拉丁美洲占40%。玉米的蛋白质含量高于大米,脂肪含量高于面粉、大米和小米,含热量高于面粉、大米及高粱,但缺点是颗粒大、食味差、粘性小。在生活水平较低地区,玉米是重要的食粮。在城市及较发达地区,玉米是调剂口味不可缺少的食品。随着玉米加工工业的发展,玉米的食用品质不断改善,新的玉米食品如玉米片、玉米面、玉米渣、特制玉米粉、速食玉米等随之产生,并可进一步制成面条、面包、饼干等。玉米还可加工成为玉米蛋白、玉米油、味精、酱油、白酒等,这些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很受欢迎。

  2、饲料用途。玉米是"饲料之王"。据报道,100千克玉米的饲用价值相当于135千克燕麦,120千克高粱或150千克籼米。以玉米为主要成分的饲料,每2~3千克即可换回1千克肉食,玉米的副产品秸秆也可制成青贮饲料。世界上大约65-70%的玉米都用作饲料,发达国家高达80%,是畜牧业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础。

  3、工业加工用途。玉米子粒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初加工和深加工可生产二、三百种产品。初加工产品和副产品可作为基础原料进一步加工利用,在食品、化工、发酵、医药、纺织、造纸等工业生产中制造种类繁多的产品,穗轴可生产糠醛。另外,玉米秸秆和穗轴可以培养生产食用菌,苞叶可编织提篮、地毯、坐毯等手工艺品,行销国内外。

  (1)玉米淀粉:玉米在淀粉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世界上大部分淀粉是用玉米生产的,美国等一些国家则完全以玉米为原料。为适应对玉米淀粉量与质的要求,玉米淀粉的加工工艺已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发展。特别是在发达国家,玉米淀粉加工已发展成为重要的工业生产行业。

  (2)玉米的发酵加工:玉米为发酵工业提供了丰富而经济的碳水化合物。通过酶解生成的葡萄糖,是发酵工业的良好原料。加工的副产品,如玉米浸泡液、粉浆等都可用于发酵工业,生产酒精、啤酒等许多种产品。

  (3)玉米制糖:随着科技发展,以淀粉为原料的制糖工业正在兴起,品种、产量和应用范围大大增加,其中以玉米为原料的制糖工业尤为引人注目。专家预计,未来玉米糖将占甜味市场的50%,玉米将成为主要的制糖原料。

  (4)玉米油:玉米油是由玉米胚加工制得的植物油脂,主要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其中的亚油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是构成人体细胞的组成部分,在人体内可与胆固醇相结合,呈流动性和正常代谢,有防治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功效。玉米油中的谷固醇具有降低胆固醇的功效,富含维生素E,有抗氧化作用,可防治干眼病、夜盲症、皮炎、支气管扩张等多种功能,并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玉米油还有营养价值高、味觉好、不易变质等特点,因而深受人们欢迎。
二.玉米生产情况

  玉米是中国三大粮食品种之一,年种植面积达到2500万公顷左右,主要分布在东北和华北玉米主产区以及西南西比的一部分地区,年玉米产量达到1.2亿吨,播种面积和玉米产量都处于世界第二位,但我国玉米单产同世界其他农业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中游水平,未来我国播种面积扩大的可能性较小,因此依靠农业科技,努力提高玉米单产将是我国未来玉米生产的主要趋势。

  (一)种植情况

  玉米在我国的种植范围很广:南自北纬18度的海南岛,北至北纬53度的黑龙江省的黑河以北,东起台湾和沿海省份,西到新疆及青藏高原。但是,玉米在我国各地区的种植分布却并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大致形成一个从东北到西南的斜长形玉米栽培带。我国玉米种植划分为六个区,为北方春播玉米区、黄淮海夏播玉米区、西南山地玉米区、南方丘陵玉米区、西北灌溉玉米区、青藏高原玉米区。

  每年四月开始,我国由北到南依次进入玉米种植期。受气候条件、种植方式、积温等因素影响,不同地区的玉米种植期、发育成熟期差别较大,主要表现为:北方地区玉米播种早,发育成熟期长;南方地区玉米播种晚,发育成熟期短。

  (二)产量情况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播种面积的增加和杂交技术的广泛采用,我国玉米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1998年全国玉米总产量达到创记录的1.33亿吨,比1979年的6004万吨增加1.22倍。玉米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已经由上世纪80年代初的18%提高到90年代末的近27%,因此玉米生产是我国粮食生产中最为活跃的因素。

  我国玉米生产很不平衡。玉米产区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南、西北,北方的辽、吉、黑、内蒙、晋、冀、鲁、豫8省区生产了全国70%以上的玉米,尤其是东北地区(含内蒙),常年玉米播种面积800万公顷,近年来播种面积有所下降,正常年份玉米产量4000万吨左右,产量占全国的三成多,东北地区也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玉米产地。华北地区的晋鲁冀豫四省常年玉米播种面积800万公顷,正常年份玉米产量4000万吨左右,产量约占全国的30%。而长江以南(含长江流域)的15省市区常年玉米播种面积600万公顷左右,正常年份玉米产量2800万吨左右,约占全国玉米总产的21%。近二十年来,西北五省区的玉米播种面积的比例提高了1倍,达到了215万公顷,产量也由1985年的519.6万吨上升到1998年的1115.6万吨,由销区变为产区。在2000年的国内种植结构调整中,扩种玉米又成为南方解决早籼稻积压的主要措施,2000年长江以南的一些省、市、区玉米播种面积有了较大幅度增加;而东北地区(含内蒙)由于玉米积压过多,在种植结构调整中,玉米播种面积减幅达17%以上,由1999年的826.8万公顷减少到672万公顷;全国玉米播种面积也由1999年的2590万公顷减少到2306万公顷,减幅为11%。

  从玉米单产数量来看,东北地区的单产量有所下降,华北地区的单产量稳步增加,华中地区的单产量大幅增长,尤其是湖北、湖南、浙江等地区,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含量的提高,玉米单产量在近十年来出现了很大飞跃。全国玉米平均单产的数量从长期来看,是稳定提高的,但具体到每一年,并不是每年都比上年提高的,并且随着基数的不断增大,提高的难度也在加大。

  (三)种植成本

  玉米的生产成本主要由种子、化肥、机耕、农药、灌溉、脱粒、送粮、人工、农业税、(乡村)统筹提留款等构成。此次根据我们对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地区的普通农户调查表明,每公顷玉米产量在8-9吨左右,每公顷种植成本约为3000元左右,平均375元/吨 。

  (四)未来趋势分析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玉米生产国,2003年的玉米总产量在近10年来算是偏下水平。我国玉米生产数量的减产主要是由于种植面积降低导致的,非农业占用耕地的增加导致每年的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而在中国农业科技多年来没有什么投入的情况下,玉米的单产不也会有更大的提高。加上农产品在前几年连续几年下滑,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居高不下,各种杂税负担加剧,而且从比较收益率来看,农民现在种植玉米的积极性要比油料作物、棉花和稻谷为低,所以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降低。但今年国家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免征农业税试点、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扩大良种补贴品种、对土地实施最严格的保护措施和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等重大政策,能够推动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因此未来我国玉米的种植面积和产量等仍可能继续持平。

三.中国玉米生产成本和价格

  一、生产成本

  玉米的生产成本主要由种子、化肥、机耕、农药、灌溉、脱粒、送粮、人工、农业税、(乡村)统筹提留款等构成。此次根据对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地区的普通农户调查表明,每公顷玉米产量在 8-9吨左右,每公顷种植成本约为3000元左右,平均375元/吨 。农户的种植成本主要包括:

  化肥--二氨(400斤,520元),尿素(500斤,400元),钾肥(200斤,220元),小计:1140元

  种子--80斤,320元

  农药--100元,喷洒农药人工费:50元,小计:150元

  田间管理--头遍地:150元,二遍地:150元,小翻:100元,间苗:80元,种地:80元,小计:560元

  收割--400元

  短运--150元

  脱粒--100元

  总计--2820元

  二、价格

  (一)收购价格

  东北玉米基本采用人工烘干,容重低,破碎多,颜色偏红,口感差,无甜味,而且在烘干过程中导致营养损失。华北玉米基本采用自然晾晒,籽粒饱满,容重高,破碎少,色泽好,黄色素完整,适口性好,有甜味。因此,东北玉米的质量总体上低于于华北玉米,在正常年份里,华北地区的自然晾干玉米比东北的烘干玉米价格要高出20-30元/吨。

  (二)收购费用

  东北玉米收购环节的费用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收购费、烘干费、仓储费。收购费包括人员工资、检验费、电费等,一般在20-30元左右。烘干费一般在30-50元左右,水分越高烘干费用越高,从24-25%的含水量降到14%需30多元/吨,从27-28%含水量降到14%大约需40元/吨,春节后的玉米已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脱水,水分含量已降低至20%左右,比节前可节省20元/吨的烘干费,而且大型仓库的烘干费用一般要低于小型仓库的烘干费用。如果收储单位自己有粮库,仓储费成本估算在5元/月左右,如果租借其他仓库进行短期存储,仓储费用一般也不会超过0.1元/吨·天,一般情况下,收储单位大都按照"勤进快销、边进边销"的原则进行销售,以求降低仓储和管理成本。

  华北玉米不需要进行烘干,仓储费成本估算在8元/月左右,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超出东北地区,因此收购环节的各项费用也略高于东北地区。
 
四.玉米消费概况


  我国不仅是世界玉米的主要生产国,也是玉米的主要消费国,年总消费水平在1.2亿吨左右,约占世界玉米消费总量的19%,从近几年看,我国玉米市场供略大于求。从消费结构来看,我国食用、饲用玉米总量稳定
增长,但相对比例逐年下降,而工业用玉米的绝对量和相对比例都大幅上调,成为未来玉米消费的主要趋势。

  一、玉米加工消费的总体情况

  (一)地区消费情况

  我国玉米消费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地区消费分布极不平衡。从玉米主产区和主销区的分布来看,可分为:"自给有余"型,主要是玉米带北段的东北平原区。"自给自足"型,主要是玉米带中段的黄淮海平原,区域内消化略有剩余。"自给不足"型,主要是长江流域以南及其他地区。玉米的销区主要集中在华南、华东和西南地区,长江流域以南地区由于饲料工业和畜牧业发达,虽然玉米产量仅占全国的20%,消费量却达全国总产量的50%以上。

  由于玉米市场这种消费分布不平衡的特点,中国玉米市场形成了以东北、华北玉米为供应主体、以南方沿海和内陆省区为消费主体的"北粮南运"的格局。中国加入WTO后,随着玉米进口配额的增大和国内市场运力日趋紧张,"北粮南运"的格局也将发生逐步的微调,长江流域以南地区会在国际市场价格有优势的时候适量进口一定数量的玉米,同时,国家为了维持国内供需平衡,北方继续保持一定数量的出口,我国玉米市场将在"北粮南运"的基础上,形成"南进北出"的新格局。

  (二)玉米分用途消费情况

  玉米的用途非常广泛,既可以作为食用的粮食,也是很好的工业加工原料。我国的玉米消费呈现粮经饲多用的特点,玉米消费结构逐渐由过去的食用消费向饲料、工业加工为主的多方向、多领域、多层次消费转变。在我国,从用途看,玉米的消费主要分为食用消费、饲料消费、工业消费和种用消费。饲料消费在国内玉米消费中占主导大地位。工业玉米消费属于玉米产业中的朝阳行业,是玉米总消费中增长最快的部分,玉米加工在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得到了很多应用,我国玉米加工产业属于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正处于高速成长期,未来需求前景看好。此外,随着储藏条件的改善和运输方式的变化,玉米的损耗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这也为玉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饲料用玉米消费情况

  玉米的籽粒是良好的饲料,可直接作为猪、牛、鸡等畜禽饲料。玉米秸秆可替代部分玉米籽粒,作为反刍动物良好的饲料来源。此外,玉米加工副产品也是重要的饲料资源,世界上约65%的玉米用作饲料,发达国家高达80%,我国则在70%以上。

  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和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以饲料为基础的畜产品及水产品的需求还将大幅增加。在畜牧业和养殖业的拉动下,我国饲料产业仍将保持平稳增长,而玉米作为饲料生产的主要原料,其消费也将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

  从饲料玉米消费的地区分布发展看,呈现两个明显的趋势,一方面饲用玉米消费逐步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以及农村地区转移,另一方面是从东南沿海及长江流域地区(即传统的玉米销区)向我国华北及东北地区(即传统的玉米产区)转移,而且这种转移是伴随着我国畜产品生产向玉米产区实行战略转移而进行的。

  三、我国食用玉米消费情况

  我国玉米食用消费随生活水平的变化而有所变化。上世纪80年代以前,其95%以上是玉米初级加工食品,即玉米碴、玉米粉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玉米作为口粮的消费量逐年减少。到90年代以后,由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膳食结构和消费倾向的改变以及新技术的应用,非口粮玉米食品的质量和口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使得食用增加和减少的因素大致相互抵消,食用消费量开始处于相对稳定阶段。90年代以来,总体来看,玉米的年食用消费总量相对比较稳定,约700万吨左右,占常年产量的百分比总体上相对稳定在6%左右,近年来略呈上升趋势。

  四、我国工业用玉米加工消费情况

  玉米是三大粮食作物中最适合作为工业原料的品种,也是加工程度最高的粮食作物。玉米加工业的特点是加工空间大、产业链长,产品包括淀粉、淀粉糖、变性淀粉、酒精、酶制剂、调味品、药用、化工等八大系列,但主要是淀粉及酒精,其它产品多是这两个产品更深层次的加工品或生产的副产品。据测算,深加工玉米可比原粮玉米增值3-8倍。

  我国玉米深加工起步较晚,80年代以前不足玉米整个消费量的1%,而且加工品档次也较低,80年代以后玉米工业加工转化的速度明显加快。从目前来看,我国淀粉和酒精行业消费的玉米量最大。近年来,我国玉米深加工产业呈现国内竞争国际化的市场格局,由于产能增长迅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内产业集中化趋势明显,寻求规模经济与产品深化是企业竞争的基本途径。总体来看,未来几年国内变性淀粉、玉米油、淀粉糖、玉米酒精及柠檬酸等产品均具有比较好的需求前景。
 

五.玉米的国内市场流通情况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东北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粮食调出区,华北地区玉米调出量逐步减少,华中地区和华南地区则成为最大的玉米调入区。在我国玉米北粮南运的流通格局中,主要的玉米集散中心有五个:即产区的长
春—四平—铁岭一带铁路沿线、大连—鲅鱼圈—锦州港口沿海一线、华北黄淮地区、销区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和江浙沪地区。

  (一)长春—四平—铁岭一带铁路沿线

  该地区处于东北玉米产区的心脏地带,商品量大,辐射范围广,不仅覆盖东北、华北玉米主产区,而且还直接辐射到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以及江西、湖北、湖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等中国绝大多数省区。这一集散中心销往其他省区的内贸商品玉米可达2000万吨以上,其中吉林约900-1000万吨,黑龙江约500-600万吨左右,辽宁和内蒙各400万吨左右。

  (二)大连—鲅鱼圈—锦州港口沿海一线

  该地区从粮源以及流向来看,是长春—四平—铁岭集散中心的一个分枝或延伸。正常年景下,每年内贸运输量可达650-700万吨,约占东北玉米内贸数量的1/4-1/3左右。此外,我国的外贸出口玉米几乎全部通过该地转运,自1999年以后随着玉米外贸出口量的不断增加,每年出口数量在1000万吨左右。

  (三)华北黄淮地区

  该地区是我国中原地区的玉米集散地,也是阶段性的供应地。在每年的10月至来年的3、4月间,由于该区域的粮源充足,其集散功能较强,不断向南方及周边省区供给玉米,4月以后,随着该区域粮源的减少逐渐转为玉米销区,集散功能渐弱。近年来,该地区的玉米消费增长较快,尤其是山东已经成为玉米净销区,因此该区域能向外提供的商品玉米数量仅在1000万吨左右。与东北集散地比较,该区域辐射范围较小。

  (四)珠江三角洲地区

  1、流通数量

  广东地区玉米年需求量在700万吨左右。广东地区玉米流通的主要港口是深圳赤湾码头、广州港(黄埔港)和妈湾港。其中赤湾码头是广东地区最大的粮食吞吐码头,玉米和大豆年吞吐量分别为500万吨和400万吨。2003年广州港接运粮食266万吨,其中玉米93万吨,小麦28万吨,大豆90万吨。

  2、运输方式

  广东地区各港口玉米绝大多数来自东北,赤湾码头船舶的装载能力多在5万吨以上,广州港无法停靠5万吨以上的货轮,大多是2-3万吨级别的船型。

  珠江三角洲的短途玉米运输一般根据珠江水汛变化选择不同装载量的船舶,转运出港的玉米90%是通过50-1000吨不等的小驳船运出,其余则通过汽车运输。

  3、运输费用

  北良港至赤湾港船运费1999年为50元/吨,到2003年下半年最高上涨至130-140元/吨,锦州港至赤湾港船运费上涨至170元/吨,目前船运费有所回落,现在锦州港至赤湾船运费为120-130元/吨,北良港至赤湾港船运费为110元/吨。东北船舶运输多数是港口和船东联合垄断经营。赤湾港散装粮食储存能力在100万吨左右,玉米占其中的60%。到港玉米在货船到期的情况下会进入堆场短期存放,堆场费用为:10天以下免费、10-15天5角/吨、15天以上每隔5天增加5角/吨,堆场存放的玉米一般在10-15天左右。一条5万吨的货船完全卸载需要5天时间,装卸费用统一为21元/吨,转到仓库加收12元。广州港散玉米的港杂费是19元/吨。

  (五)江浙沪地区

  华东江浙沪地区从东北采购玉米的运输方式主要是铁路,这是由于铁路的运费较低,而且铁路运费是国家统一规定的,变化不大,成本比较容易控制。而海运不仅运费较高、价格波动大,而且在运输过程中还面临较大的玉米损耗。从山东、河南地区采购的玉米也可以采用汽运,但由于今年国家对汽车超载督查严厉,汽运成本增加,汽运方式已很少采用。

  (六)未来变化趋势

  从国内玉米产业的基本特点看,未来一段时期内玉米“北粮南运”的流通格局将依然成为主旋律,同时也会阶段性伴以“南进北出”。这主要是基于以下判断:第一,尽管未来我国传统玉米产区的消费需求增长较快,但南方省区玉米需求仍将继续保持增长,只是增长速度相对放缓,总体看,北粮南运仍是国内玉米流通的主基调。第二,由于华北地区玉米消费增长很快,玉米供求逐步趋向平衡,净外调玉米数量将减少,商品性玉米调出区将进一步集中到东北地区,玉米调运跨度增大,而南方省区对玉米的需求从总量来看仍不断增加,因此,当东北或华北黄淮主产区歉产时,势必部分影响南方沿海省区的玉米供给,很可能出现阶段性、局部性需求缺口,需要适量进口玉米作为调剂和补充。反之,当东北或华北黄淮地区玉米丰产时,会出现阶段性、局部性的玉米供给过剩,此时,东北地区将阶段性适量出口非转基因玉米。第三,从国内供需总量的平衡来看,即使未来玉米需求增长潜力较大,但由于我国玉米综合生产能力仍会保持较高的水平,今后一段时期内不会出现较大的缺口。而且,当国内外价差过大而导致进口玉米数量激增时,政府必然会采取一些合法措施调控进口总量和进口节奏。综上所述,未来我国玉米将呈现一种以“北粮南运”为主体,以少量“南进北出”为补充的流通格局。(国际期货供稿)

 

六.玉米进出口贸易


  一、进口情况

  从玉米的进口情况看,80年代初我国玉米进口规模比较大,并且呈现净进口格局,其中1983年进口达到211万吨。此后我国玉米进口迅速下降,有些年份已降至为零,但仍有极个别年
份出现玉米进口急剧增加的现象,如1987年玉米进口达到154.2万吨,比上一年增加95.4万吨;1995年进口玉米518.1万吨,比上一年增加518.0万吨,创下玉米进口的历史最高水平。近年来我国玉米进口已基本趋于停止,而出口量大增,呈显著的净出口格局。在我国玉米进口来源国的分布中,从历年来的进口情况看,玉米进口来源国非常集中,主要集中在美国、阿根廷等少数几个国家。在几个玉米进口量比较大的年份中,1990年我国进口玉米36.9万吨,其中来自美国的玉米占96.6%;1995年进口玉米518.1万吨,其中来自美国的玉米占96.0%;1996年进口玉米44.1万吨,其中来自美国的玉米占77.2%,阿根廷占22.6%。

  二、出口情况

  长期以来我国主要是以玉米出口为主,自80年代中期后我国玉米出口开始迅速增加,到90年代初我国玉米出口规模继续波动增长,1992年已经达到1034万吨,突破千万吨大关,当年玉米出口已占到玉米产量的10.8%,占全球玉米总出口份额的14.0%。90年代中期我国玉米供应出现紧张,玉米出口又迅速下降。但90年代中后期,我国粮食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农业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农产品供给初步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特别是1998年我国玉米达到了创记录的1.33亿吨,连续的丰产使得主产区玉米供过于求非常严重,因而90年代末至今玉米出口又呈现了大幅增长的局面,2002年玉米出口达到1167.3万吨,为历史最高水平,当年玉米出口占到玉米产量的9.8%,占全球玉米总出口份额的14.6%。

  我国玉米出口对象国基本都位于周边地区,占整个出口量的90%以上。2002年我国玉米出口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明显增大,市场占有率由2001年的7.6%扩大到2002年的14.6%,其中韩国市场占有率将从36%增加到60%以上;马来西亚市场占有率将从61%增加到90%以上;印度尼西亚市场占有率将从31%增加到75%以上。同时,玉米出口的市场覆盖面也在迅速扩大,2001年出口1万吨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只有10个,它们主要分布于中国周遍的亚洲地区。而2002年出口1万吨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已经达到19个,分布范围已扩展到较远的中东、非洲和加勒比地区。2002年,作为玉米进口大户的台湾也首次临时取消了禁止进口大陆玉米的禁令,有2.4万吨大陆玉米运抵台湾。

  从出口玉米粮源来看,我国玉米出口地区非常集中,即主要位于我国东北的辽宁、吉林、黑龙江及内蒙古等省(区),此外地处华北地区的河北省也有一定数量的玉米出口,而其它地区玉米出口数量极少。东北地区玉米出口要占全国玉米总出口的90%以上,而其中又以吉林省出口规模为最大,90年代以来吉林省玉米出口占全国份额基本保持在三分之一以上,而且东北地区绝大多数玉米是经过大连海关出口。1993年东北地区共出口玉米1000.6万吨,占全国总出口份额的90.2%,其中吉林出口696.3万吨,占全国总出口的62.7%;2000年东北地区共出口玉米957.2万吨,占全国总出口的91.5%,其中吉林出口368.5万吨,占全国总出口的35.2%;2002年东北地区共出口玉米1105.4万吨,占全国总出口的94.7%,其中吉林出口792.5万吨,占全国总出口的67.9%。华北地区玉米出口一般只占全国总出口的6%左右,其中河北省玉米出口相对较多,而作为本区玉米生产大省的山东省,由于当地玉米转化发展迅速,出口已逐渐停止。

  (六)未来趋势分析

  在玉米出口方面,总的来说我国将呈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是国内玉米需求不断增长,从长期看将供不应求。然而,近两年来,我国玉米出口出现了大幅增长的现象,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国内目前库存还较充裕,尤其是玉米主产区在国内玉米市场完全放开前泄库压力较大;二是政府政策扶持,给出口玉米提供补贴;三是正好赶上美国玉米价格上涨,使得我国低价玉米能够迅速占领亚洲各大主要市场。应该说,尽管我国玉米运输较美国存在明显优势,但如果没有玉米出口扶持政策,我国玉米在价格上将明显高于国际市场玉米价格,在与国外转基因玉米的市场竞争中将处于劣势。同时,连续大量出口玉米必然会使我国玉米的合理库存大幅降低,国家从市场安全角度来考虑也不适宜连年大量出口玉米。因此,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玉米出口将会逐渐减少。

 

七.玉米产业政策变化


  玉米是世界上三大粮食品种之一,也是我国的主要粮食品种,产量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4。由于我国的各项粮食政策几乎都涉及到玉米,也影响着玉米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粮食政策和玉
米政策是分不开的。粮食政策也就是玉米政策。

  一、玉米政策的演变

  新中国成立初期,对粮食流通实行在国营商业领导下的自由购销政策,供求双方都通过市场调剂余缺。1953年10月,为适应计划经济体制和国家工业化发展的需要,开始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对玉米进行高度统一的计划管理,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上世纪70年代末期。

  1978年底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普遍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放开了粮食集贸市场,国有粮食企业开展议价购销业务,对农民完成征购任务后的玉米,允许多渠道经营,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粮食生产有了迅速增长。

  1985年,国家将粮食统购改为合同定购,定购的品种为玉米、小麦、稻谷、大豆,定购外的粮食实行市场价。在销售上也逐步缩小粮食统销范围,将工业、饲料用粮退出统销范围,改为由市场调节。从而形成了计划购销与市场购销并存的粮食流通双轨制。粮食价格的双轨制的实行,进一步扩大了市场机制在粮食购销上的作用,促进了生产,活跃了流通。但粮食双轨制也存在着许多弊端,同一粮食品种有两种不同购销方式和价格,经常引起磨擦和矛盾,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粮食市场的混乱和无序,使改革处于一种拉锯状况,加大了改革成本。

  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1993年2月,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提出了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放开粮食价格和经营,保留粮食定购数量,价格随行就市;为了防止 "谷贱伤农"或粮价暴涨,实行收购最低保护价和销售最高限价,由各省分散决策,两三年内完成,从而彻底结束了自1953年开始的长达40年之久的粮食统购统销的历史使命。

  1998年5月,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重点是"三项政策,一项改革",即"敞开收购,顺价销售,封闭运行,加快国有粮食企业自身改革",并对粮食实行垄断收购,禁止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以外的单位和个人直接到农村收购。然而,粮食收购实行保护价,销售却随行就市,购销体制不对称,玉米收购保护价高,市场价低,形成了购销价格倒挂,顺价销售困难,库存积压严重,所需的储存费用和补贴越来越多,国家和地方都不堪重负,并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政企不分,缺乏经营自主权,难以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

  2001年8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市场化取向。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粮食购销和粮食价格形成的作用,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健全完善国家粮食储备体系和粮食市场体系,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我国国情的粮食流通体制。

  2003年8月15日国务院下发了《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进一步完善了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体系,对中央储备粮收购、销售、年度轮换的计划、储存和动用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规范了国家调节粮食市场供求和平抑粮食价格波动的宏观调控措施,有利于有效发挥中央储备粮在国家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为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打下了基础。

  2004年5月23日下发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了"放开收购市场,直接补贴粮农,转换企业机制,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宏观调控"的改革思路,明确了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原则、主要任务和步骤。与2004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相配合,初步构成了我国现行的粮食(玉米)政策框架体系。

  二、现行玉米政策

  (一)玉米生产政策

  在玉米生产方面主要的政策有:(1)继续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减免农业税。(3) 建立直接补贴制度。(4)实行良种和购置农机具补贴。(5)推广先进实用技术。(6)加强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7)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8)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加强对化肥出厂价和流通环节进销差率、批零差率的监督管理,严格控制流通环节的加价幅度,降低化肥零售价格;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业生产资料行为,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二)玉米流通政策

  在玉米流通方面主要的政策有:(1)粮食购销市场化。从2004年起,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和价格,国有粮食企业和其他粮食经营者都进入市场购销粮食,自主经营,公平竞争。(2)以市场为主形成粮食价格。(3)建立粮食市场体系。继续办好农村集贸市场,建设粮食批发市场,提升市场服务功能,取消粮食运输凭证制度和粮食准运证制度,严禁各种形式的粮食区域性封锁,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引导企业入市成交。(4)稳定发展粮食期货市场。我国粮食期货交易已逐步走向规范、成熟,具备了发展的基础。粮食购销市场化和加入WTO,更为粮食期货市场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使粮食期货交易成为农民安排生产,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抵御市场风险和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5)加快国有粮食企业改革。(6)培育多元化的市场主体。鼓励各种所有制的企业、经销商和个人从事粮食经营活动;培育市场中介组织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农民以多种形式组织起来进入市场购销粮食,充分开展竞争,推动粮食市场发展。(7)搞好粮食市场管理,维护粮食流通秩序。(8)建立粮食流通法规。出台了《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规范粮食流通秩序奠定了基础。(9)完善粮食宏观调控。由以行政命令为主进行调控转向以经济手段为主进行调控,健全和完善中央和省级粮食储备制度和调控机制。(11)限制库存和稳定市场粮价制度。(12)实行以贷款风险控制为核心的信贷金管理办法。(13)支持粮食经营,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

  (三)消费(加工)

  在玉米消费(加工)方面主要的政策有:(1)促进玉米转化增值。(2)发展粮食加工业。(3)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4)陈化粮定向处理。(5)支持燃料酒精生产。
 
八.玉米的国家级质量标准

 


  我国玉米国家级质量标准有三个,分别是最基础的玉米国标、用玉米国标以及工业用玉米国标。这三个标准既相互联系又各有特点。玉米国标是大宗玉米的通用标准,广泛适用于商品玉米的收购、贮存、运输、加工以及
销售。而饲料用玉米标准和工业用玉米标准针对性更强,在玉米国标的基础上,又有一些变化和调整。这三个标准共同点是以水份、杂质、不完善粒、生霉粒等作为衡量玉米品质的主要指标;其不同点在于饲料用玉米除保留容重等主要指标外,还增加了粗蛋白质这一技术指标,而工业用玉米则舍弃了容重这一指标项, 代之以淀粉指标来进行定等。

  总体看,容重、杂质、水分、不完善粒以及生霉粒指标是衡量玉米质量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指标,具有广泛代表性和权威性。

  我国不同产地玉米在质量上存在以下差异:(1)容重在正常年景,东北内蒙玉米的容重最高,通辽和赤峰玉米的质量基本在二等以上,一等占到90%;玉米70%以上为二等;玉米质量一般,60%-70%能达到三等;玉米50%能达到二等,80%能够达到三等。但玉米容重受年景影响较大,比如2003年由于天气原因,导致玉米水分较大,容重减少,吉林省的二等玉米只占总产量的50%左右,黑龙江玉米大部分都为等外。

  在正常年景,华北和的玉米基本都在二等以上,尤以北部、河北邢台以北地区的玉米质量为好。

  (2)水分在正常年景,东北地区玉米收获时水分在28%-30%,年景不好时最高达到35%-40%。内蒙玉米的水分稍低,一般在24%左右,有时会达到27%-28%。

  东北地区由于冬季天气寒冷,自然晾干玉米的比例较小,除内蒙通辽和辽宁西南以外,大部分是烘干玉米。烘干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是直接烘干至14.5%左右,在存放过程中,水分逐渐散失至14%以下;二是先晾干至水分20%左右,然后再烘干。东北地区春节前上市的玉米主要采用第一种方式,由于一次降水幅度过大,容易造成玉米籽粒发瘪和容重偏低。而春节后上市的玉米主要采用第二种方式,事先自然晾干时间较长,因此籽粒饱满,容重普遍较高。在一般情况下,粮库将水分只降到14.5%,因此在10、11、12三个月,东北玉米很难达到14%的水分,到第二年4、5月份经过几个月的自然失水后,才能达到14%的标准。从产区到销区的运输过程中,水分有时还可能进一步下降。但作为国储粮收购的玉米,烘干后水分基本上在14%以下,最多不超过14.5%。也有的粮库根据买方的要求来确定烘干效果,水分指标由购买者自定,一般自13%-15%不等。

  与东北玉米相比,华北玉米收获时水分较低,大多在18%至20%左右,而且气温高于东北地区,一般晾晒5-6天就可以达到15%以下,因此几乎全部采用自然晾干方式进行降水。正常年景时,河北玉米水分在16%-18%左右,山东玉米的水分在14%-16%左右。

  (3)杂质东北玉米由于采用机器烘干,杂质较少,一般不超过1%,有的地区杂质甚至小于0.5%。华北玉米采用自然晾干,晾晒过程会掺入大量杂质,因此华北地区的玉米杂质偏多,有时超出1%,需要额外过筛整理。

  (4)不完善粒东北玉米在烘干过程中,降水过快极易造成破碎,机械操作也造成破碎粒比例增加,同时烘干造成了热损伤粒增多,因此破碎粒普遍高于5%。烘干玉米经过储存、出库、再到转运、装卸、搬倒、再入库、再出库等一系列环节后,破碎粒还会有所增加,导致不完善粒普遍达到8%。

  华北玉米采用自然晾晒,破碎粒较少,基本都控制在5%以内,质量稍好一些的只有2%。在现货收购中,一般规定不完善粒总量不得超过5%。

  (5)生霉粒东北玉米收获时期水分很高,如果在收获期雨水多,收割后玉米保管储存不善,极容易出现玉米生霉现象。在年景不好的时候,大部分玉米生霉粒都会超过2%,有的甚至高达5%以上。小农户受储存环境和储藏技术的限制,无法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储存和通风,因此东北玉米在4月份以前生霉粒很少,4月份以后生霉粒比例会大幅提高。内蒙玉米的生霉粒含量较低甚至几乎没有,最多也不超过2%;辽宁的略高些;黑龙江玉米水分不均,生霉粒最高。


九.大连商品交易所玉米期货合约及交割标准

大连商品交易所玉米期货合约

交易品种          黄玉米
 
交易单位         10吨/手
 
报价单位         元(人民币)/吨
 
最小变动价位    1元/吨
 
涨跌停板幅度    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4%
 
合约月份        1、3、5、7、9、11月
 
交易时间        每周一至周五上午  9:00-11:30   下午 13:30-15:00
 
最后交易日       合约月份第十个交易日
 
最后交割日        最后交易日后第二个交易日
 
交割等级       符合《大连商品交易所玉米交割质量标准(FC/DCE D001-2004)》
 
交割地点          大连商品交易所玉米指定交割仓库
 
最低交易保证金        合约价值的5%
 
交易手续费             不超过3元/手
 
交割方式                 实物交割
 
交易代码                    C
 
上市交易所           大连商品交易所
 

大连商品交易所玉米交割质量标准(FC/DCE D001-2004)(略)

十.国际玉米期货市场介绍

  玉米是世界三大农产品之一,年产量6亿吨左右,国际间年贸易量达7000万-7500万吨。早在1848年,现代玉米期货交易的雏形就已经在美国的玉米主产区形成,150多年来,玉米期货已经成为各国农产
品期货交易所的主要上市品种:美国、日本以及南美和南非等12个玉米主产和主销国进行了玉米期货交易,玉米期货已经成为目前农产品期货市场中成交量最大的品种。

  美国玉米期货市场介绍

  美国是世界玉米生产、消费和贸易第一大国,以芝家哥期货交易所(CBOT)为代表的美国玉米期货市场以其强大的玉米现货市场为依托,在全球农产品期货市场中历久弥坚、独领风骚。以CBOT为代表的美国玉米期货市场同现货市场有效接轨,其形成的玉米期货价格成为世界玉米市场价格的“风向标”,该市场拥有相当可观的市场规模,而且流动性、价格发现和转移风险等经济功能亦比较完善,其玉米期货合约及交易交割规则的设计和修改中的经验更是成为世界期货市场的共同财富,为众多期货交易所借鉴和采用,并在全球树立了农产品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经典范例。

  一、 CBOT玉米期货合约的主要特点

  发达的玉米现货市场为美国玉米期货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早在1848年,美国中部地区种植玉米的农民为了防止秋收后面临的价格风险,就在春季播种时提前卖出玉米,由此形成了现代玉米期货交易的雏形,并最终催生了现代期货市场;1865年,世界上第一张标准化期货合约——玉米期货合约在CBOT上市交易,开创了世界期货市场的新纪元。

  1.玉米期货年成交量始终保持在诸多农产品品种的前列

  玉米是CBOT最早的交易品种,也是最重要、最成熟的交易品种之一,很受投资者的青睐。20世纪70年代之前,玉米在CBOT总成交量的比例在5-30%之间大幅波动;70年代以后,玉米交易量所占比例逐渐上升并保持稳定,在30-40%间窄幅波动,玉米期货也在此期间确立了在CBOT农产品品种中的领先地位。在2000年和2001年,CBOT玉米合约的成交量分别为1678万张和1673万张,是同期大豆合约的1.35倍左右,约占CBOT七种农产品期货成交总量的35%。

  2. CBOT玉米期货价格走势稳定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对一个成熟的期货市场而言,其价格走势的理想状态是活跃而不失平稳。根据1992年以来CBOT玉米的年内价格波动情况分析,玉米期货价格最低为192.25美分/蒲式耳,最高为382美分/蒲式耳,价差近1倍。同时,其价格走势又不失稳健,1992-2001年10年间,玉米年内价格波动幅度最高为125.5美分/蒲式耳,最低为8.39美分/蒲式耳。相对其他品种,玉米价格的年内变化相对平缓。

  3.CBOT玉米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具有高度相关性,玉米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得到良好发挥

  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相关性是衡量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程度的重要指标。通过选取1991年9月-2002年10月CBOT三月期合约的月末收盘价和美国玉米的现货价格,并经过严格的统计分析,CBOT玉米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875,这表明二者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

  4. CBOT玉米期货合约成为玉米及其相关产业进行保值的重要工具

  根据美国期货监管机构CFTC的统计,CBOT玉米期货一半以上的交易来自玉米及其相关产业的保值交易,如农场主、养殖厂等。这表明CBOT玉米期货市场拥有了相当可观的市场规模,而且其流动性以及价格发现功能发挥良好,得到了有关现货企业的认可和青睐。

  二、CBOT玉米期货市场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CBOT玉米期货市场的发展与其良好的外部市场和政策环境是分不开的,发达的玉米现货市场、美国政府的市场化玉米产业政策、以及美国政府对玉米期货市场的主动利用保障了美国玉米期货的持续和稳定发展。

  1.美国发达的玉米现货市场

  (1)美国是全球玉米生产、消费和贸易中心。美国是世界上玉米产量最大的国家,玉米播种面积占世界玉米总面积的1/4,总产接近世界总量的1/2,贸易量占全球贸易量的2/3。美国玉米生产、消费和贸易在世界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美国玉米现货商对于玉米价格的敏感性要比其他国家强得多,使美国玉米期货市场具有世界上最广泛的客户基础和巨大的影响力,这是影响美国玉米期货市场持续活跃的根本因素。

  (2)美国玉米产业具有完善的检验体系和仓储运销体系。美国粮食检验实行政府管理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体系。完善的质量监督、行业组织和运销体系构成了美国玉米现货市场高效合理运作的基础,市场参与各方可以各司其职,管好自己的份内之事。在此基础上,CBOT可以从容面对一些在国人看来是较难处理的问题,直接沿用现货市场的标准和通行做法,而不必通过期货市场来规范现货市场秩序,矫正现货市场的一些不合理做法,只需做好期货市场的本职工作。

  (3) 美国玉米加工产业发达。美国生产的玉米大都用于生产配合饲料,用作饲料的谷物中玉米占将近90%,每年饲料工业消耗的玉米大约占玉米总产的60%左右。美国中西部玉米带的几十个州是美国饲料的主产区,同时这些地区的畜牧业也非常发达。在美国,玉米除了主要用于饲料工业外,在食品及轻工等行业也应用广泛,主要用于生产淀粉、酒精、玉米油等。美国玉米加工利用的特点是规模大、品种多、产品附加值高,已开发的玉米加工产品达数千种。在消费产品中玉米作为原料或配料每加工一次,都增加了玉米的经济价值;提供和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增加了生产商、运输服务商、零售商及供应商的收入。研究表明,如果美国玉米出口总量的10%是加工产品,而不是商品玉米,就可多创造10万个就业岗位,增加20亿美元的个人收入和50亿美元的产值。

  2.美国政府的市场化的玉米产业政策是CBOT玉米期货市场成功运作的重要保证

  CBOT的玉米期货市场能够发展到今天的规模,与美国政府的相关政策支持息息相关;同时,CBOT玉米期货市场的发展也为美国政府利用玉米期货市场,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了有利的工具。

  (1) 美国政府支持自由竞争的玉米市场。二战后由于美国实行政府指导价,降低了套期保值的需求,减少了吸引投机者的价格波动,导致了棉花期货交易的几近灭绝。再如1948-1965年,玉米价格由政府支持价格和存货管理政策主宰,此期间的玉米期货交易量大幅下降。目前,美国政府已经逐渐取消政府干预粮食价格的行为,偶尔采用控制库存的方式实行支持价格,玉米现货市场是一个近乎完全竞争的市场,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为玉米期货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美国政府玉米产业政策的支持。由于美国玉米生产具有较大的波动性,经常出现过剩问题,因此,美国粮食政策在玉米生产方面的基本目标是限制生产,同时对农民实行收入支持,使其保持一个稳定的收入水平。例如,1983年实行的玉米休耕计划就是一种实物形式的直接补贴。这一措施在补贴农民的同时也大大减少了政府大量玉米库存的负担。1996年4月美国颁布了新的农业法案,废除了实施多年的农产品保护价格和生产不足补贴,取消了玉米休耕计划,并规定从1996年开始逐步减少,直至2002年完全取消政府对农民的直接补贴,从而使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与农产品价格及农民生产计划脱钩,给予农民更大的生产决策权,使农业生产更加依赖于市场。新法案的实施改变了美国原有种植结构,1996年新法案实施当年,美国玉米的种植面积就比上年扩大了13%。

  3.美国政府对玉米期货市场的利用推动了美国玉米期货市场的持续发展

  美国政府一开始对于初期农产品期货市场也是持否定和不认可态度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政府对于期货市场的认识是负面的,甚至企图禁止和控制。其后经过近50年的发展,期货市场的合理性才为美国政府所认识,政府对于期货市场的政策开始松动。如在套期保值的规定方面,1968年赦免的范围放宽至相关产品的套期保值,数量增加至一年的生产需求。1976年赦免的范围再次放宽:允许通过小麦期货为未来的面粉需求做套期保值,通过玉米期货为未来玉米加工产品做套期保值,通过玉米期货为出售玉米种子和甜玉米做套期保值以及通过成品期货为原材料头寸做套期保值。从发展情况看,只要交易者以持有现货为运作基础,就可以不断得到套期保值的机会。

  对期货市场功能有了一定认识后,美国政府开始加强了对玉米期货市场的利用,主要是通过以下两条途径进行:第一,直接利用。政府部门在制定宏观政策时,将期货价格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如美国政府在确定土地休耕和农产品补贴政策时,就重点参考了CBOT相关产品的价格。第二,间接利用。主要是指政府及有关组织进行宣传时,向农民及有关各方从正面宣传期货市场。如从1993年开始,美国农业部鼓励伊利诺依州、爱荷华州和印第安纳州的部分农民进入CBOT的期权市场,购买玉米、大豆和小麦的看跌期权,以保护农民不因市场谷物价格下降而受到损害。美国国家谷物和种子基金会(National Grain and Feed Foundation)给农场主散发的一份回避风险的手册中所言,期货价格变化的风险同生产风险、信用风险和人类行为风险并列是美国农场主必须面对的四大风险之一,现货市场的参与者实质就是期货市场的参与者,二者具有一致性,农场主在进行现货贸易中,如果没有期货市场头寸作保值,对方会认为你在赌博,交易成功的几率很低,同样农场主在参与期货市场时,也要向银行报告他们的保值头寸和交易所要求增加保证金的时间表。美国政府的相关政策效应在玉米期货市场中反应明显,并三、CBOT完善的内在玉米期货市场体系

  CBOT玉米期货市场的制度建设和变革造就了完善的玉米期货市场体系,从而增强了投资者参与玉米期货交易的信心,为玉米期货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1.合理的合约设计

  玉米期货合约的设计完全符合期货运行规律的基本要求,符合合约标的物——玉米的生产经营特点,而且期货合约的设计也能够有效满足期货交易者进行套期保值和风险投机的实际需要。例如,合约规格为5000蒲式耳,这与玉米现货的主要运输工具——驳船的运输容量一致;CBOT合约月份的设置参考了美国玉米的作物周期;合约周期的延长照顾到跨年度保值的需求;合约交割标准品替代品的设计及升贴水数值的确定充分考虑到美国玉米现货市场的质量分布状况及现货实际等。

  2.玉米期权是CBOT玉米期货市场的有益补充

  CBOT的玉米期货市场能够发展到今天的规模,与CBOT完善的玉米产品设置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1985年,CBOT成功推出玉米期权合约交易,有效地强化了玉米期货合约在CBOT农产品期货市场中的地位,为期货投资者提供了更有效的保值工具,使保值更加精准,同时,玉米期权这种更具金融色彩的衍生工具的推出,吸引了更多的玉米产业外的投资者参与,也有效地促进了玉米期货交易规模的扩大。CBOT玉米期货与期权市场的相互配合和促进,有效地保证了玉米交易规模在CBOT农产品市场中的领先地位。

  3.科学合理的交易交割制度和自律监管体系是CBOT玉米期货市场发展的重要保证

  经过50余年的发展,CBOT形成了一套适合玉米期货交易的合理的交易交割规则和自律监管体系,为玉米的期货交易创造了良好的交易环境,促进了玉米期货市场的发展。

  CBOT在制定交易和交割制度时,充分考虑到美国玉米现货贸易,制定了相对宽松的制度,如与现货习惯完全一致的沿依力诺依河装运单交割体系、近交割月不加收保证金并放开涨跌停板等制度,以适应市场参与者对于期货市场的需要,使期货市场始终处于低成本的运行状态,直接促成了玉米期货交易的高度活跃性。

  美国玉米市场在15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发展起一套完善而科学的监管体系,如大户报告制度、市场准入制度以及稽查等制度,保证了玉米期货交易的公平、公正和公开性,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增强了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

  CBOT玉米期货市场的发展,一方面得益于美国发达的现货市场和政府政策的支持,另一方面也与CBOT完善的玉米合约和规则设计密切相关,二者相互作用、相互支持,最终成就了世界最发达的玉米期货市场。作为刚刚起步的中国玉米期货市场,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

  以TGE为代表的日本玉米期货交易情况

  日本是世界最大的玉米进口国,年进口量占世界总进口量的20%左右。独特的市场地位使得日本玉米期货市场得到了较快发展,目前已有三家交易所开展了玉米期货交易。在这三家日本交易所中,东京谷物交易所(TGE)的玉米期货合约十分成功,交易量曾一度超越芝加哥期货交易所,2001年位列世界第二大农产品期货合约。

  TGE成立于1952年9月,当年10月开始上市交易小豆、大豆及马铃薯淀粉3个品种。1992年玉米期货上市后逐渐成为该所的支柱品种,并在世界农产品期货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一、TGE玉米期货的产生和发展

  1992年4月,TGE进行玉米期货交易试验;1994年4月,正式开始玉米期货交易。TGE在推出玉米期货之初,投资者对其比较陌生,初期成交量和持仓量不是很大,1993和1994年,玉米合约年成交量的规模为200万-400万手,年末持仓为20万手,占TGE总成交量和持仓量的20%左右。1995、1996年是TGE玉米合约大发展的两年,玉米成交量和持仓量呈几何基数的增长,尤其是1996年创造了成交1603万手和持仓56万手的记录。此后,TGE玉米合约一直保持比较稳定的发展态势,年成交量保持在1000万手左右的规模,持仓量维持在30万手上下的规模,成为TGE最重要的品种之一。

  二、 TGE玉米期货市场的主要特点

  1.玉米合约成交规模基本稳定,但近年有所下滑

  TGE玉米合约规模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呈现爆发性增长,目前该市场已逐渐趋于平稳,年成交量和持仓量基本稳定,近年来随着该所NON-GMO大豆及ARABICA咖啡合约的推出,玉米成交规模有下滑趋势。

  2.TGE玉米期货市场与CBOT玉米期货价格相关性强

  日本是世界玉米第一进口大国,其第一贸易伙伴是美国。因此,日本与美国玉米市场联系十分紧密,反映在期货市场上,两国间期货市场价格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达到0.844以上。

  三、TGE玉米期货市场合约及规则的特点

  由于TGE玉米期货的标的物主要是来自美国的进口玉米,因此TGE的合约与规则大体上与CBOT的玉米期货合约和相关规则较为接近,但TGE也根据本国玉米现货市场的特点,将本地化作为玉米合约及规则设计的重要一点。

  1、 合约的主要特点。

  交割品设置符合进口贸易习惯。在TGE玉米合约中,规定的交割标准等级为美国3号玉米,1号和2号玉米可以进入交割,但不升水。该规定与一般的进口贸易合同一致。

  合约规格充分考虑贸易习惯和投资者的需要。TGE的玉米合约规格为100吨,相对于年1600万吨的消费量,该规格显然有些偏大。该所做出这样的选择,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虑:第一,日本具有进口资格的企业只有数10家,进口运输依赖海运,每一船的装载量以万吨计,同时,日本国内对玉米需求的企业也不多,因此,尽管玉米消费量不大,但由于需求者数量不多,单位消费量较大,作为基本保值单位的玉米合约规格确定为100吨也就顺理成章了;第二,出于吸引跨市套利者的考虑。CBOT玉米合约规格为5000蒲式耳,相当于127吨,TGE将玉米合约规格设计为100吨,与CBOT玉米规格大致相当,有利于跨市套利者使用。

  2.严格的保证金制度、限仓制度、强行平仓制度和涨跌停板制度构筑起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

  TGE采取了较为严格的保证金制度,保证金分为基本保证金、定时保证金以及临时保证金,保证了客户的履约能力。TGE对玉米期货合约按距离交割期的远近,限制投资者持有的合约数量,有效组织了价格操纵风险的发生。TGE的强行平仓制度和涨跌停板制度也相当严格,保证了客户的清偿能力和整个市场的安全。

  3.交割制度贴近现货习惯,降低了交割成本、提高了交割效率

  TGE玉米期货交易虽然开始较晚,但其上市后不久便取得巨大成功,甚至一度赶上CBOT的成交量,交割制度功不可没。由于日本的玉米全部依靠进口,为了和现货习惯相匹配,TGE的玉米交割采取了CIF港口筒仓内散装交货方式,并将交割放在一个月的时间段内进行,以适应进口到货时间的不确定性。

  其他国家的玉米期货市场

  相对于美国、日本两国,巴西、阿根廷、南非等二线玉米生产国产销量相对较小,市场影响力不大。尽管如此,这些国家仍根据本国玉米现货市场的特点,建立了自己的玉米期货市场,但成交量较小,在世界玉米期货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不足1%。尽管如此,这些期货交易所在发展玉米期货市场中取得的一些经验仍然值得汲取。

  1.良好的玉米现货基础是这些国家建立玉米期货市场的前提条件

  南美洲是世界重要的玉米生产基地,巴西、阿根廷两国年玉米产量分别为4000万吨和1500万吨左右,位居世界第三位和第六位。两国共有四家交易所从事玉米期货交易,分别是:巴西期货交易所(Brazilian Mercantile and Futures Exchange)和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Buenos Aires Cereal Exchange)、布宜诺斯艾利斯期货交易所(Buenos Aires Futures Exchange)、罗萨里奥期货交易所(Rosario Futures Exchange)。南非也是世界玉米的重要生产国,年玉米产量在1000万吨左右,因此,该国的南非期货交易会(SAFEX)于1995年成立了农产品市场交易分部,上市交易了玉米合约。

  2.玉米期货交易规模普遍较小

  南美洲几家玉米期货市场大多建立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几年来,玉米期货交易规模有所扩大,如1997年,BM&F的玉米期货交易量为18907手,2003年上升到43902手,六年间增长了132%。尽管如此,南美各交易所的玉米成交绝对数量仍然很小,不足CBOT、TGE等交易所玉米成交量的1%。而且,玉米期货交易在本交易所内地位相对较低,如2002年,BM&F的玉米成交量仅占该所成交总量的0.02%,布宜诺斯艾利斯期货交易所的玉米期货交易量仅有310手,相当于该所成交量的4.53%。

  3.各交易所玉米合约设计的特点

  南美几家交易所以及南非期货交易所的玉米期货合约设计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交割标的物有所不同

  如阿根廷的三家交易所将符合本国权威机构制定的主流品级的2号硬玉米作为交易标的质量标准,BM&F将对玉米的质量要求明确写在合约条款之中。值得注意的是,南非期货交易所根据本国玉米品种的情况,分别设计了针对种皮为白色和黄色的玉米合约。

  2.交易规格不同

  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两家交易所和南非期货交易所的玉米期货的规格都是100吨,罗萨里奥交易所的玉米期货合约的规格为50吨,BM&F交易所的玉米期货交易规格只有20吨。

  3、交割方式不同。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两家交易所和BM&F交易所的玉米期货采用实物交割的方式,而罗萨里奥交易所的玉米期货合约则采用现金交割的方式。

十一.近年我国玉米价格回顾

 

  1996年-2003年的8年间,我国玉米价格的走势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周期:

  第一周期:1996年1月至1998年8月,周期长32个月。在1996年1月至1997年7月,价格主要表现为
下跌态势,1997年8月到1998年9月价格主要表现为上涨态势。以吉林省的价格为例,期间的最高价格为1473元/吨,最低价格为965元/吨。

  导致本周期前半段内玉米价格下跌的主要因素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由过热向正常转变,物价由高向低回落,带动玉米价格出现同方向变动。1994-1995年我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现象,并导致期间国内物价和粮价水平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1996年国内经济过热问题逐步解决,经济运行形势向健康发展,物价和粮价水平也相应回落。

  其次,国内粮油商品供需关系由此前的偏紧转向平衡有余。在1994-1995年,我国包括玉米在内的粮食产量出现下降,特别是1994年减产幅度更为明显,导致期间粮食供应出现偏紧预期,并伴随出现粮价上涨。1995年玉米产量逐步回升,到1996年玉米产量继续增长,创造了截至该年的历史最高水平,市场供需状况由偏紧预期向平衡有余转变,粮价也开始自高位回落。

  国内玉米价格在1997年7月份降至该周期的最低水平,此后价格开始快速上涨,并在1997年10月份达到最高水平。以吉林省为例,1997年10月当地玉米的平均价格为1275元/吨,较同年7月份的965元/吨的最低价格上涨了32%。期间推动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国内玉米供给水平因产量下降而下降,供需关系转变推动价格上涨(1997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为2378万公顷,同比减少3%。期间玉米生产在7-8月份遭遇了严重的干旱,导致当年玉米单产水平较上年减少了16%);二是养殖业快速发展,玉米需求增幅显著(1997年我国肉类总产量5267万吨,较上年增长15%,1998年肉类总产量为5724万吨,同比增长9%,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饲料产量的增长和对玉米等饲料原料的需求);三是政府保护价收购政策对市场价格起到了稳定作用(1997年我国开始实行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保护价收购政策,即政府对不同的粮食品种确定不同的保护价和定购价,并规定当市场价格低于政府制定的保护价后,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将以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户交售定购粮后所剩余的可供出售的粮食。1997年吉林省出台的玉米定购价格为1040元/吨,保护价为960元/吨。保护价政策的出台是该周期的后一阶段价格在较高水平相对平稳运行的重要因素)。

  第二周期:1998年9月至2001年7月,周期长35个月。

  在该周期中,国内玉米价格在1998年9月到2000年3月份期间表现为下跌特征,期间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包括:

  第一,产量恢复性增长,并创造历史最高水平,供给增加造成价格下跌。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显示,1998年我国玉米产量达到了13295万吨的历史最高水平,较上年增产2864万吨,增幅达到27%。1998-2000年国内玉米年均产量为12235万吨,高于1996-1997年11589的年均产量;

  第二,养殖业增幅减缓,饲料产量及饲用玉米需求量下降。1999年至2001年我国肉类总产量分别为5949万吨、6125万吨和6334万吨,产量的年度间增幅分别为4%、3%和3%,增长速度明显低于1997年和1998年两位数的平均增幅。肉类产量增幅减缓影响了饲料产量的增长速度,进而影响了饲用玉米消费量的增长速度。

  第三,是政府玉米保护价水平不断下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玉米价格走势。1998年吉林省将保护价水平由上年的960元/吨下调至920元/吨,1999年和2000年的保护价分别定在820元/吨和860元/吨;

  2000年4月是该周期价格的最低时期,此后价格开始逐步回升,并在2001年7月时达到本周期的最高水平。期间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主要包括:第一,政府保护价水平提高,2001年吉林省玉米的保护价确定为930元/吨,较上年提高了8%;第二,国内玉米供给量再次因产量降低而下降,形成价格上涨的推动力量。2000年我国玉米产量因遭遇旱灾降至1.06亿吨,为1995年以来产量次低年份;第三,是国内养殖需求保持刚性增长势头,玉米饲用需求量不断增长。2001年我国饲用玉米需求量较上年增长3.4%,高于上一年(指1999-2000年)3.0%的增长速度。
第三周期:2001年8月至2003年12月,周期长29个月。

  本周期在持续的时间上较上两个周期要短,并且价格的波动性也相对较低,突出表现为两头高,中间稳的特征。在2002年1月到20
03年8月份期间的价格变动对"稳"字的特征表现得尤为突出。

  总结本周期影响玉米价格变动的因素,更多的体现在因供求关系引起的价格季节性波动上。在本周期开始的时间,处于新产玉米上市前夕,市场价格受未来玉米供给量将增长的预期影响而呈现季节性的下跌。在2002年到2003年8月份期间,国内粮食和玉米产量相对稳定,需求增幅相对平缓,对期间玉米价格的平稳运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自2003年8月份起,国内玉米价格开始快速上涨,并且涨势持续到2004年的一季度。2003年8月吉林省玉米的平均价格仅为970元/吨,到2003年12月份时已经涨至1100元/吨,涨幅13%。

  首先,粮食减产引发供给忧虑,供需格局渐变推动粮价上涨。

  2003年我国玉米产量为1.16亿吨,同比减产4.3%,并成为2000/01年度以来连续第四年当年产量不能满足需求量,需要通过上年库存来进行调剂。

  同期,我国小麦和稻谷的产量也连续下降,当年产量不能满足当年需求量,需要通过调剂库存来实现总量供需平衡。

  其次,宏观经济持续出现过热迹象,引发通货膨胀忧虑,推动物价和粮价上涨。

  自2003年下半年起经济学界已经开始了关于"国内经济是否过热"和"国内物价是否存在通胀压力"的讨论。

  再次,粮价上涨激发市场购买兴趣,需求方大量采购活动和供给方囤粮待价行为加剧市场供需矛盾。在价格上涨的过程中,饲料厂、淀粉加工企业等用粮单位均在不同程度上调高了企业的原料库存比例。

  同期,市场上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和贸易商的收购热情也不断上涨,一些此前很少从事粮食收购活动的企业也参与到市场中来,不但加剧了市场上的竞争性收购局面,同时在收购单位中因对未来价格继续持看涨预期而形成的囤粮待价行为还恶化了市场供求区域性失衡的局面,对价格上涨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

  最后,物流不畅加剧了产销区间粮食供应的区域性失衡局面,并推动了价格的上涨。铁路运力紧张制约东北地区稻谷和玉米的外运数量,从而加剧了市场上粮食供给区域失衡,是推动价格上涨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


Baidu
map